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的苎麻造纸技艺,曾经被认为失传。然而在定襄县蒋村乡最近却发现了这种技艺的身影。这里世代相传的麻纸制作工艺,正是以苎麻为主要原料,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传统技艺方法加工纸张,这在全国造纸行业已不多见。定襄蒋村麻纸具有三大特点,即薄、韧、耐,其功效神奇,是传统的经济实用民间用纸。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功不可没。|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 阴豪|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侯晋帅
根据考古发现和有关专家研究证实,纯正的优质麻纸可保存1200年以上,可谓“千年寿纸”。
从原料到成品,它要经过以下工序:拣(剁)麻分纸、洗麻(纸)、馏麻(纸)、脱灰、碾浆、操纸、晒纸等。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主要就是使用苎麻和布头等为原料改进工艺,麻纸制造才得以普及。”专家樊嘉禄教授这样说。
隋唐五代时图书多用麻纸,宋元时逐渐弃用,明清时更少使用,而在民间一些地方还少量生产麻纸,但以苎麻为原料者寥寥无几。
蒋村的麻纸制作因其传承了古老的苎麻造纸技艺,必然会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纯正的优质麻纸可保存1200年以上。
清晰可见的造纸纤维。
制作好的苎麻纸。
除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蒋村世代因袭的行业习俗也佐证了其工艺的源流。
一位妇女正在屋外的墙上晒纸。
传承人讲述苎麻纸制作的传承故事。
至今,各纸坊内都供奉着蔡伦的牌位,牌位上一般写有“供奉蔡伦祖师爷之位”以及“汉朝科甲第,清封玉亭侯”等字样。
相传,阴历三月十七是蔡伦的诞辰日。每年在这一天,全村的造纸业主都会筹资为之唱戏,带着供品前往祭祀。而每年的十月初十是蒋村古会(又叫“羊会”)。因此时天气渐冷,操纸停业,是造纸“合龙口”的日子,也要宰羊祭祀蔡伦。
现在蒋村坚持做麻纸的已不多,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夏季制作。
传承人躺在作坊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