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人进步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知识园地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校园读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罗袜生尘啥意思(罗袜生尘形容)

发布时间:2023-06-13 11:36责任编辑:赵小芳关键词:

秦观的《河传》中,常记那回,小曲栏千西畔,鬓云松,罗袜划。描写了一个只穿着袜子的女子立于栏杆之处。

《金瓶梅》描写潘金莲“罗袜高挑,肩膀上露两弯新月。”罗袜这样暧昧、香艳的物品,吸引起男性的兴趣,似乎对古代男子极具诱惑性,特别对那些心思缜密细腻的文人骚客们更是“灭顶之灾”,成为他们笔下美的典范。

曹丕、曹植兄弟二人似乎对“罗袜”更是情有独钟,曹丕嫌弃布袜笨重,对女子所着之袜进行了改良。曹植在《洛神赋》中,描写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有人解释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

如果把“尘“理解为“尘埃”,那这首赋就几乎没有什么意境了。有的人认为这里的“尘“作为一种“清新而流动的气息“或“美好的气息“来理解更能增添曹植这首赋的意境美。洛水神女纤纤细步,行于水上,泛起水波,凌蹑尘雾,轻盈飘忽,散发出一种如影随形的清幽芬芳的轻云、薄雾、烟霭、素辉和光华。

曹植之后,无数啸天高歌的诗人、词人们便以“罗袜“入诗入词为常事了。李白《玉阶怨》“夜久侵罗袜”。王维的“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还有李白的“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古代文人对罗袜的爱恋之情让人不堪直视。

古代的女子大多着曳地长裙,是看不到袜履的,为何“罗袜“频频出现在这些文人骚客的大作之中呢。这也许是古人玩的一种朦胧美,其实吸引他们的是那些女子们的玉足,直接描写玉足不符合中国文人的性格和气质,所以他们要找一个东西代替,那个物品就是女子们的“罗袜“,罗袜亲足而不猥亵,藏而不露,给人一种朦胧的遐想,成为描写女子玉足的代指,成为步态轻盈的象征。

汉代“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用绛、白、宝蓝、浅驼、浅橙五种颜色的丝线织成。辽代方胜蜂花飞雁锦袜,纹饰由方胜、宝花、蜂、飞雁、菱形等图案组成,色彩呈现浅蓝、天蓝、深蓝、本白、红棕五种颜色,十分艳丽。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对鸟对鹿图案寓意祥瑞,形态栩栩如生。

古代的文人骚客把对女性的审美情趣放在一些衣着上,好的罗袜成为他们可以入诗入词的香艳物品。《玄宗遗录》中,杨贵妃魂销马嵬驿,两只罗袜,一只遗落民间,经今数载,香气不灭,长安人氏闻知,争来求看,每看一度索青蚨十文。

另一只被高力士收藏起来,怕玄宗见到了伤心,玄宗说杨贵妃托梦有一只罗袜在高力士,被玄宗索要而去。唐玄宗竟然赋诗《罗袜铭》,“罗袜罗袜,香尘生不绝“。洪昇撰写的《长生殿》中设计有“看袜“剧情。

苏轼的”罗袜空飞洛浦尘”,“长愁罗袜凌波去”。

晏几道的“一钩罗袜素蟾弯”。

黄庭坚的“更惊罗袜凌波”,“罗袜生尘”。

辛弃疾的“罗袜尘生凌波去”,“渐见罗袜凌波步”。

纳兰性德的“悔教罗袜葬倾城”。

元好问的“愁边罗袜见凌波”,“罗袜尘香来有信”。

柳永的“罗袜凌波成旧恨”。

龚自珍的“罗袜音尘何处觅”。

刘禹锡的“罗袜凌波呈水嘻”。

白居易的“罗袜绣鞋随步没”。

潘文虎的“脱了绣鞋脱罗袜”。

王国维的“罗袜悄无尘”。

陆游的“细纳兜罗袜”。

杨万里的“罗袜生尘飘翠袖”。

岑参的“波上思罗袜”。

骆宾王的“凌波起罗袜”。

张著的“盈盈罗袜步轻移”。

另外还有一些不著名的诗人、词人写的带有“罗袜”的诗词,不再一一枚举了。

幸亏,李白、苏轼、纳兰性德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丝袜”这个东西,不然的话,那美丽的诗词让我抄下来,都需要几天的功夫。

知识推荐

悠然学习网——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一起学习更多文化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355@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1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opop.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