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金平县境内,总面积4.2万公顷。1986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6月1日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物种黑长臂猿、蜂猴等及森林生态系统。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中国面积最大且保持完整的原始状态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具有森林及其水源涵养作用,保护区类型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区。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云南省东南部金平县境内气候类型:边缘热带湿润区占地面积:4.2万公顷保护对象:黑长臂猿、蜂猴等及森林生态系统级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区 ?
历史沿革
1986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6年调整扩大。2001年6月1日升为国家级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东经102°31′36''--103°31′50'',北纬22°26′26''--22°57′44''。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貌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峰河头大山海拔2597米,最低海拔1020米。990-3074.3米,相对高差大2084.3米。
气候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属边缘热带湿润区,境内最高海拔3074米,最低海拔105米,北回归线穿越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6至20摄氏度,立体气候明显。
水文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山峡谷山地,哀牢山脉自北而南,至此成为东北面的红河与西南面的藤条江两水系的自然分水岭,境内多深切峡谷,相对高差达1577米。年降水量达2303毫米,为滇南的多雨区。区内河流有骂腊河、白河、金平河等。
区域範围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核心区面积为32378公顷,占总面积57.5%,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禁止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实验区面积2394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2.5%,实验区下又划分了旅游小区,面积263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6%,实验区经过批准可以开展非消耗性的可持续性活动(如教学实习、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珍稀濒危物种黑长臂猿、蜂猴等及森林生态系统。
植物资源
①截止到2001年,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40科700多种。 有不少第三纪植物的残遗种和特有种存在,如原始莲座蕨、树蕨、马尾树等。植被类型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组成树种为壳斗科、木兰科、樟科、山茶科、槭科、冬青科、杜英科、安息香科、金缕梅科、五加科、桦木科的属种。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000~1700米之间,下缘与破坏的热带次生林相接,上缘与山地常绿阔叶林带相嵌交错,主要组成树种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等的石栎属、青冈属、木荷属、樟属、润楠属、木莲属的常绿种类,还有少量的落叶树种如水青冈、马尾树等,林下灌木发达,草本种类不多。海拔800米以下的热带地区可种植各种热带经济林果,如橡胶、柚木、龙眼、荔枝、腰果、芒果、柚子、香蕉、甘蔗、咖啡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区可种植茶叶、草果、八角、花椒、核桃、杉木等。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为苔藓常绿雨林,盛产草果和多种药材。複杂的地形和立体气候构成纷繁複杂的生态系统,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米的地域内,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中较为古老的是生长在金河镇永平村背后原始森林中的一棵野生茶树,据专家鉴定该茶树已有500多年的树龄。②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保护植物,一级有桫椤;二级有福建柏、长蕊木兰、马尾树、鹅掌楸、木瓜红、原始莲座蕨;三级有鸡毛松、大果木莲、红花木莲、大叶木莲、千果榄仁等。
动物资源
①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组成多亚热带、热带成分。常见兽类有灵长目、食肉目、偶蹄目、兔形目、齧齿目等。常见鸟类有画眉亚科、杜鹃亚科、文鸟科、黄鹂科、秧鸡科。截止到2001年,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兽类9目,29科,120种,两栖爬行类91种,鸟类338种。兽类中,有32种属于珍稀濒危种;两栖爬行动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8种;鸟类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8种。②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黑长臂猿、蜂猴、孔雀雉、巨蜥、蟒;二级有穿山甲、黑熊、水鹿、大灵猫、白鷳等。
管理措施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茶树招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茶树被砍光了枝叶。金平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金平县林业局、森林公安局自然保护区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联合对保护区的各个路口、要道进行侦察、巡逻。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权清楚,无争议。保护区设定界桩200个,青石界碑10个。保护区持有金平县政府颁发的林权证,为保护区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确立了法律地位。
管理机构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有办公室、保护与宣教科、科研科、社区管理与多种经营科、森林公安科等部门,下设4个保护站及个检查站、一个林业派出所8个管理点。
保护措施
1.编制了《金平分水岭保护区管理计画》、《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计画》、《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监测与评估计画》、《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巡护计画》等一批指导性规划档案。2.强化人员培训,增强职工素质。1996年至2014年,保护区管理局先后选派了62人次参加中国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3.建立了规範的巡护与监测体系。将全区划分了16条巡护样线,总长度239km,分为月巡护、季度巡护、年巡护样线;区划了野生动植物和人类活动、宗教活动与古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旅游活动与第四纪冰川遗蹟保护状况等监测样线15条,製作了统一的巡护与监测表格,製作了野外工作地图,将样线标注在野外工作地图上。野外巡护与监测工作由保护站巡护员和有关科技人员完成,在野外填写有关表格,并将重要信息标注在野外地图上,然后由数据管理员将分析结果和有关管理对策提供给局领导或反馈给有关部门,改进保护管理策略。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结合保护区的特点及实际,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实验区两部分。5.1996年到2001年底,社区共管示範村进行了社会经济本底调查、贫富划分、矛盾与冲突排序,能源需求分析,建立了资源共管保护体系,编制了《大湾村资源管理计画》,帮助大湾村分析论证和选择了茅栗嫁接板栗,栽植猕猴桃,栽培花菇,饲养母猪,扶持医疗站、喷灌,栽植核桃、柿子,推广节柴灶、沼气池、小型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工程等10余个社区发展项目,先后请来专家为他们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期.通过社区共管,改善了示範村部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村民的保护意识,改善了保护区同社区的关係,村民已不到保护区从事盗伐、偷猎等活动,减少了村民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建设国际大通道,构建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和实施“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重要通道。国家级开放口岸金水河距越南封土县城18公里,距莱州省会三塘市56公里,距越南北部历史文化名城奠边府市195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580公里,距寮国丰沙里省孟买县城231公里,可直抵越南莱州省会三塘市、奠边府市,向东南可达越南首都河内,向西经越南西庄口岸可连线寮国丰沙里省。边境线长达502公里,居云南省第二。
科学研究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在动植物资源保护、本底资源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保护区划界立标工程,为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恢复,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于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和生存。
生态价值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低纬度、高海拔的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