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平素规律的饮食方式被打乱,餐餐大鱼大肉,天天推杯换盏,因此肠胃不适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节后会随着饮食回归正常而自然缓解。但也有一种情况同样会造成肠胃不适,即因为食物不洁等原因造成的食物中毒,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分辨和急救呢?
食物中毒的表现
进食后30分钟到4小时出现症状。初期胃痛、胃胀,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休克等全身性中毒反应。
应对妙招
如怀疑食物中毒,应及时送往医院急诊救治,并携带好患者进食的饭菜或呕吐物以便检测,及时找到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在送医的同时,也可以自行采用一些方法催吐,缓解症状。
首选方法为,饮温水500-600毫升,当胃部过于膨胀时,机体会产生保护性行为来减轻胃的负担,从而呕吐,排出不洁食物。
如催吐无效,可用筷子、冰棍棒或压舌板等重压舌根,使机体产生反射,发生呕吐反应。
还可以饮用500毫升温热的2%小苏打水(碳酸氢钠溶液)催吐,如30分钟后无效可复饮。
切勿用手指抠嗓子、鸡毛扫喉等方法。手指抠嗓子可能会触碰咽喉或扁桃体造成二次损伤,而鸡毛扫喉可能会使鸡毛卡住气管。
此类胃肠不适,在胃排空前,禁用止泻、止吐和缓解胃肠不适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最后,可口服浓米汤保护食道和胃黏膜。
文/郭鑫(天津市公安医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